MOG 币:空气币骗局的典型标本与风险警示

 

在虚拟货币炒作的灰色地带中,MOG 币是典型的 “空气币” 骗局产物。截至 2025 年 10 月 29 日,公开渠道未检索到 MOG 币有明确的项目白皮书、技术团队信息或合规运营资质,主流虚拟货币交易所均未收录其交易数据,所谓 “投资价值” 纯属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其背后暗藏的非法陷阱已成为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重灾区。

MOG 币的 “三无特征” 暴露了其诈骗本质。正规虚拟货币项目即便存在争议,仍会公开核心技术架构、代币经济模型及团队背景,但 MOG 币完全不具备这些基础要素:区块链浏览器中无法查询到对应的代币合约地址与链上交易记录,所谓 “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发行” 的宣传无任何技术佐证;宣称的 “跨境支付应用”“元宇宙生态支撑” 等应用场景,经核查均为盗用其他项目的概念拼凑而成;更无任何权威机构对其资产价值或技术可行性进行背书,完全符合 “无实体项目、无技术支撑、无合规资质” 的空气币判定标准。

此类空气币的诈骗套路已形成成熟链条,与多地破获的案件高度一致。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社交平台散布 “MOG 币即将上线大交易所,首发价暴涨 10 倍” 等虚假信息,辅以伪造的 “收益截图” 制造投资假象,吸引用户加入所谓 “VIP 交流群”。随后诱导用户在自建的虚假交易平台注册,要求将人民币兑换成 USDT 后转入平台购买 MOG 币,并以 “拉新返利”“持仓分红” 等话术鼓励用户追加投资、发展下线,这与宁都县警方打掉的虚拟货币诈骗集团运作模式如出一辙。当平台聚集足够资金后,便会以 “系统维护”“账户风控” 为由冻结资产,最终关闭服务器跑路,将用户资金席卷一空。

参与 MOG 币相关活动面临多重致命风险。从法律层面看,MOG 币属于我国监管定义的虚拟货币,其交易、融资等行为均属非法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明确规定,此类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等罪名,参与者可能被追究刑责。从财产安全角度,MOG 币交易完全依赖非法境外平台或虚假 APP,这些平台普遍存在数据造假、恶意操纵价格等问题,40% 以上的空气币交易日换手率被篡改至 100% 以上,用以营造虚假繁荣。更危险的是,一旦平台跑路,用户既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还可能因涉及非法金融活动面临资金冻结风险,正如晋江市法院案例所示,此类交易行为无效,损失需自行承担。

需警惕的是,诈骗分子正不断升级包装手段,将 MOG 币与 “区块链创新”“避险资产” 等概念捆绑,试图模糊非法本质。但无论宣传如何花哨,其核心逻辑始终是利用信息差收割投机者 —— 金华市高女士被骗 20 万元的案例警示我们,即便是 “线下交易”“小额试投” 等看似稳妥的模式,也只是诈骗分子降低受害者警惕的手段。

特别提醒:MOG 币绝非投资标的,而是赤裸裸的诈骗工具。我国严禁任何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参与 MOG 币相关活动不仅会血本无归,还可能触犯法律。遇到类似 “小众代币高收益” 的宣传,务必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途径,是远离所有虚拟货币相关的投机活动,选择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