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恐龙币等于几元” 的提问背后,暗藏着概念混淆与诈骗陷阱。搜索结果显示,“恐龙币” 并非单一明确的标的:既可能指向英国皇家造币厂发行的恐龙主题纪念币(面值 50 便士,约合 4.5 元人民币),也可能是游戏中的虚拟道具,而当前社群炒作的 “区块链恐龙币” 则纯属无价值空气币 ——这类虚拟货币 “恐龙币” 不存在真实价格,所谓 “兑换价值” 是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其本质是山寨币季节中借概念炒作的敛财工具。
首先需明确三类 “恐龙币” 的本质差异,避免被概念误导。英国皇家造币厂的恐龙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衍生的收藏品,虽有 50 便士面值,但实际交易价格随收藏市场波动,2020 年发行的森林龙纪念币当前市场价约 80 元人民币,其价值依托造币厂信誉与收藏需求,与虚拟货币无任何关联。游戏中的 “恐龙币” 如《恐龙快打无限币》中的道具,仅能在游戏内使用,不具备现实兑换价值。而诈骗分子炒作的虚拟货币 “恐龙币”,既无官方发行背景,也无实体支撑,完全符合 “无技术、无团队、无应用” 的空气币特征,与此前揭露的 ZBCN 币骗局如出一辙。
虚拟货币 “恐龙币” 的 “价格叙事”,是典型的诈骗套路。在山寨币季节的市场氛围下,不法分子通过私域社群传播 “恐龙币即将上线主流交易所”“1 枚将涨至 100 元” 等虚假信息,甚至伪造价格走势图,以 “史前概念 + 区块链热点” 双重包装吸引投资者。但实际上,这类 “恐龙币” 未在任何合规交易所上线,所谓 “价格” 仅存在于诈骗分子控制的虚假交易平台中,与 TIA 币在 Binance 等头部平台的公开交易形成鲜明对比。其运作模式精准踩中监管部门警示的骗局特征:以热点概念炒作,编造高收益谎言,通过发展下线抽成获利,本质是 “借新还旧” 的庞氏骗局。
从监管定性与行业规律来看,虚拟货币 “恐龙币” 的 “价格” 毫无合法性可言。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是非法公开融资,相关 “虚拟货币” 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流通。历史数据显示,每轮山寨币季节后,此类空气币均会归零,2023 年曝光的 “恐龙链代币” 骗局中,诈骗分子宣称 “1 枚值 88 元”,最终卷走资金超 2000 万元,投资者血本无归。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常混淆 “纪念币” 与 “虚拟货币” 概念,利用英国恐龙纪念币的收藏价值为骗局背书,实则两者毫无关联。
综上,虚拟货币 “恐龙币” 不存在真实的 “等于几元” 的价值答案,其所谓价格是诈骗话术;而法定纪念币的价格则由收藏市场决定。投资者需牢记监管红线,对 “区块链 + 恐龙”“低门槛暴富” 等说辞坚决不信,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标的真实性。在山寨币季节的狂欢中,唯有分清概念本质,才能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