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允许做 OTC 交易所吗?

 

在金融投资领域,OTC(Over - the - Counter)即场外交易,指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的证券交易活动。对于国内是否允许做 OTC 交易所,答案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从政策法规层面看,国内对传统金融资产的 OTC 交易有明确规范且有条件允许。例如,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我国积极推动 OTC 市场发展。2013 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在北京推出全国性的非上市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作为 OTC 市场的管理机构,主要承担监管与交易平台功能,这一举措旨在促进 OTC 市场规范发展,吸引更多企业与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流动性。上海也设立了类似美国 OTC 公告板市场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非上市公司提供服务,助力企业融资与发展。

然而,在数字货币领域,情况截然不同。2017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包括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等。在此规定下,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 OTC 服务的交易所被全面禁止。此前,国内曾存在如火币、OKEx 等提供数字货币 OTC 交易的平台,用户可通过这些平台直接买卖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交易方式涵盖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但政策出台后,此类平台纷纷停止相关业务,转型或关闭。

这一政策差异源于不同的风险考量。传统金融资产的 OTC 交易处于严格监管框架内,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准入门槛、投资者保护等机制。企业挂牌有一定财务、运营规范要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也确保参与主体具备相应风险承受与认知能力。而数字货币的 OTC 交易风险巨大,其价格波动剧烈,缺乏有效价值支撑,交易匿名性强,易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

总体而言,国内在传统金融领域对 OTC 交易持规范发展态度,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允许合规的 OTC 交易所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在数字货币领域,基于金融安全与稳定考虑,严格禁止数字货币 OTC 交易所。投资者在参与金融交易时,务必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谨慎选择投资渠道,避免陷入非法交易,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