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 OTC 交易合法吗?

在中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指出,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包括 OTC 交易中常见的法币与虚拟币的买卖,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也明确将虚拟币交易纳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范畴。这意味着,在中国进行虚拟币 OTC 交易,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面临着严重的法律风险,一旦查实,不仅交易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而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对虚拟币 OTC 交易的态度大相径庭。美国财政部将虚拟货币视为一种货币,要求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所向其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申请注册 MSB 牌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认为某些通过豪威测试(Howey test)的虚拟货币 ICO 属于证券发行,需受《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法律监管。在新加坡,2025 年 6 月 30 日正式实施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新规涵盖了 OTC 交易等数字代币服务,运营主体需申请牌照,否则即为违法经营。但也有部分国家,对特定类型的虚拟货币交易相对宽容。例如,德国将虚拟货币纳入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分类监管,对于仅在发行者自身网络体系内使用的功能型代币,若不具备支付型或证券型代币功能,可不纳入相关金融法律的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