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币圈,USDT(俗称 “U”)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稳定币,交易频繁。不少人因各种缘由,可能会面临帮别人买 U 卖 U 的情况,可这种行为背后,实则暗藏诸多法律风险。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帮他人买 U 卖 U,本质上属于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业务,而这一行为已被该通知严格禁止。
从司法实践来看,此类行为极易与违法犯罪活动挂钩。比如,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虚拟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和便捷性,将骗来的资金通过虚拟货币交易洗白。倘若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人买 U 卖 U,资金来源极有可能是诈骗、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所得。一旦卷入其中,即便你主观上没有恶意,也可能因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被追究刑事责任。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2024 年,孙吴法院审理了多起涉虚拟币买卖为诈骗犯罪洗钱的案件。小杨受他人指使,参与 USDT 交易,其经手的虚拟币资金账户,在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被用于骗取被害人信任、转款回款或接收诈骗赃款。最终,小杨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相应刑罚。同年,常州一男子张远,明知为他人 “取现换 U 币” 的 “生意” 可能违法,仍组织团队接单。实际上,这些 “客户” 都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张远等人取现换 U 币的行为,为诈骗资金流转提供了帮助,最终被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刑。
再看 2025 年,枣阳市的马某参与 “跑 U 团队”,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购入 U 币,线下出售给被害人并收取现金,帮助诈骗分子完成资金转移闭环,最终也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同月,厦门市集美区的陈某某,为赚取高额抽成,明知现金钱款系他人违法犯罪所得,仍帮人转移用于 “投资 U 币” 诈骗交易的现金,被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所以,帮别人买 U 卖 U 不仅违反了金融监管规定,还可能在无形中沦为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无论是出于友情帮忙,还是受利益驱使,都不应涉足此类行为。若不小心卷入相关交易,应及时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积极配合调查,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在币圈投资或参与相关活动时,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严守法律底线,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的法律雷区。